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光伏太阳蓄电池工作原理

2022-12-21 23:29:31      点击:

 光伏太阳蓄电池工作原理

增加获得能源
的机会 尽管尼日利亚的电力短缺问题正在迅速增加,但农村和城市地区仍有许多人无法获得不适当且不可靠的电力。这些人被迫依赖柴油发电机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对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而且它们的运营成本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是一种负担得起的电力来源。
Multipower MP12-12兼容的替换电池是由UPS电池中心制造的高品质电池,旨在提供卓越的性能、耐用性和长寿命。
增加获得能源
的机会 尽管尼日利亚的电力短缺问题正在迅速增加,但农村和城市地区仍有许多人无法获得不适当且不可靠的电力。这些人被迫依赖柴油发电机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对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而且它们的运营成本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是一种负担得起的电力来源。
蓄电池是用来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直流)存储起来供后级负载使用的部件,在独立光伏系统中,一般都需要控制器来控制其充电状态和放电深度,以保护蓄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深度循环电池是用较大的电极板制成的,可承受标定的充电次数。所谓的深度循环,是指放电深度为60%至70%,甚至更高。循环次数取决于放电深度、放电速度、充电效率等等。主要特点是采用较厚的极板以及较高密度的活性物质。
 
 
极板较厚可以存储更多的容量,且放电时容量的释放速度较慢。而活性物质的高密度则可以保证它们在电池的极板与板栅中附着更长时间,从而可以降低其衰减的程度。深循环状态下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深循环后的恢复能力好。
 
 
浅循环电池使用较轻的电极板。浅循环电池的工作电压20%到30%,才能保证给蓄电池正常供电。蓄电池容量应比负载日耗量高6倍以上为宜。
 
 
目前蓄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其中,铅酸电池价格低廉,其价格为其余类型电池价格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一次投资比较低,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技术和制造工艺成熟。
 
 
缺点是质量大、体积大、能量质量比低,对充电放电要求严格。镍镉电池在有些国家使用,它们通常比铅酸电池贵,但镍镉电池寿命长,维修率低且耐用,可承受极热极冷的温度,而且可以完全放电。由于可以完全放电,在某些系统中控制器就可以省下来不用了。控制器并不能通用,一般提供控制器是为铅酸电池设计的。
 
 
蓄电池容量决定负载所能维持的天数,通常是指没有外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完全由蓄电池储存的电量供给负载所能维持的天数,蓄电池容量可参考当地年平均连阴雨天数和客户需要等因素决定。蓄电池设计包括蓄电池容量的设计计算和蓄电池电池组的串并联设计。
 
 
常用蓄电池的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可逆的直流电源,提供和存储电能的化学装置。所谓可逆即放电后经过电能复原续用。蓄电池的电能是由浸在电解液中的两种不同极板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蓄电池放电(放出电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蓄电池充电(流入电流)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例如铅酸电池,它由正、负极板,电解液和电解槽组成。
 
正极板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灰色海绵状金属铅(Pb),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蓄电池的充放电总化学方程式为:
 
 
充电过程,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正负离子各两极迁移,并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充电时,极板的硫酸铅恢复为PbO2,负极板的硫酸铅恢复为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加,密度上升。
 
充电一直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完全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为止。如果继续充电,将引起水电解,放出大量气泡。蓄电池的正、负极浸入电解液中,由于少量的活性物质溶解于电解液,产生电极电位,由于正、负极板电极电位的不同而形成蓄电池的电动势。
 
当正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少量的PbO2溶入电解液中,与水生成Pb(HO)4,再分解成四阶铅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当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时,正极板的电位约为+2V。
 
负极板处金属Pb与电解液作用变为Pb+2,极板带负电,因为正负电荷相吸,Pb+2有沉附于极板表面的倾向,当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时,极板的电极电位约为-0.1V。一个充足电的蓄电池(单格)的静止电动势E0约为2.1V,实际测试结果为2.044V。
 
蓄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电解质发生电解,正极板PbO2和负极板的Pb变为PbSO4,电解液硫酸减少。密度下降。电池外部,负极上的负电荷极在蓄电池电动势作用之下源源不断地流向正极。
 
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回路:在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在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正极上的还原反应使得正极板电极电位逐渐降低,同时负极板上的氧化反应又促使电极电位升高,整个过程将引起蓄电池电动势的下降。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其充电过程的逆转。
 
蓄电池放电结束后,极板上尚有70%到80%的活性物质没有起作用。好的蓄电池应该充分提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